诗歌手法及练习题(1-4)
  | 
 | 
作者:zhangchi66  上传者:zhangchi66  日期:22-05-02  | 
 
 
 诗歌手法练习题1 
 
1.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完成8~9题。 
 
阮郎归 
无名氏① 
春风吹雨绕残枝,落花无可飞。小池寒渌欲生漪,雨晴还日西。 
帘半卷,燕双归。讳愁无奈眉②。翻身整顿着残棋,沉吟应劫迟③。 
[注]①作者一作秦观。②讳愁:隐瞒内心的痛苦。③劫:围棋术语。 
.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?请结合内容分析。(5分) 
 
 
 
 
2.阅读下面两首诗,完成8~9题。 
含山店梦觉作 
[唐]韦庄 
曾为流离惯别家,等闲挥袂客天涯。 
灯前一觉江南梦,惆怅起来山月斜。 
(8)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?请简要分析。(5分) 
 
 
 
 
3.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完成8-9题。 
次韵雪后书事二首(其一) 
朱熹 
惆怅江头几树梅,杖藜行绕去还来。前时雪压无寻处,昨夜月明依旧开。 
折寄遥怜人似玉,相思应恨劫成灰,沉吟日落寒鸦起,却望柴荆独自回。 
(8).这首咏梅诗中,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?请简要分析(5分) 
 
 
 
4.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然后回答问题。 
关河令 
周邦彦① 
秋阴时作渐向暝。变一庭凄冷。伫听寒声②,云深无雁影③。 
更深人去寂静。但照壁孤灯相映。酒已都醒,如何消夜永! 
【注】①周邦彦(1056-1121):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②寒声:指秋声,如风声、落叶声、虫鸣声等。③雁:古人认为雁能传书。 
* 从上、下两阙的首句看,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?请简要说明。 
 
 
 
5.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8——9题。 
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(节选) 
杜甫 
先帝天马玉花骢②,画工如山貌不同。 
是日牵来赤墀下③,迥立闾阖生长风④。 
诏谓将军拂绢素,意匠惨淡经营中。 
斯须九重真龙出⑤,一洗万古凡马空。 
[注]①曹将军霸:即曹霸,唐代著名画家,官至左武卫将军。②玉花骢:唐玄宗御马名。③赤墀chí:宫殿前的红色台阶。④闾阖:传说中的天门,这里指宫门。⑤斯须:一会儿。 
(9). 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,诗人作了哪些铺垫?请简要分析。(6分) 
 
 
 
 
6.【天津卷】阅读下面的宋诗,按要求作答。(8分) 
太湖恬亭 
【宋】王安石 
槛临溪上绿阴围,溪岸高低入翠微。 
日落断桥人独立,水涵幽树鸟相依。 
清游始觉心无累,静处谁知世有机。 
更待夜深同徙倚【注】,秋风斜月钓船归。 
【注】徙倚:徘徊,流连不去。 
(1)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?(2分) 
 
 
 
(2)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。(3分) 
 
 
 
(3)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任选一种加以简析。(3分) 
 
 
 
 
 
 
诗歌手法练习题2(教师版) 
1.阅读下面这首词,完成下列小题。 
满江红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(1) 
辛弃疾 
蜀道登天,一杯送绣衣(2)行客。还自叹中年多病,不堪离别。东北看惊诸葛表,西南更草相如檄(3)。把功名收拾付君侯,如椽笔。 
儿女泪,君休滴。荆楚路,吾能说。要新诗准备,庐山山色。赤壁矶头千古浪,铜鞮陌(4)上三更月。正梅花万里雪深时,须相忆。 
注释:(1)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,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。提刑,官名,主管地方司法、监察等事务。(2)绣衣:官服。(3)相如檄:指司马相如所作《喻巴蜀檄》,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。(4)铜鞮陌:代指襄阳。 
.清人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:“龙吟虎啸之中,却有多少和缓。”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,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。 
答: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,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,诗人通过“诸葛表”“相如檄”等典故,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,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,给人以“虎啸龙吟”之感;又通过“中年多病”“儿女泪”“须相忆”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,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,为此“和缓”。 
2.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下面2个小题。 
送王昌龄 
李颀 
漕水东去远,送君多暮情。 
淹留野寺出,向背孤山明。 
前望数千里,中无蒲稗生。 
夕阳满舟楫,但爱微波清。 
举酒林月上,解衣沙鸟鸣。 
夜来莲花界,梦里金陵城。 
叹息此离别,悠悠江海行。 
【注】莲花界:佛寺,诗中指洛阳白马寺。 
(1).“淹留野寺出”一句中“淹留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,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。 
(2).这首诗与柳永《雨霖铃》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,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。 
 
答案:(1)久留(逗留)  依依不舍    
(2).“送君多暮情”句点出了伤别之情。“淹留野寺出”至“梦里金陵城”十句,层层铺写暮景,满篇幽淡惆怅,字字都是“暮情”,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。结尾“叹息此离别”再次点明别离之情,“悠悠江海行”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。 
3.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完成下面小题。  
【鹊桥仙】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 
辛弃疾 
小窗风雨,从今便忆,中夜笑谈清软。啼鸦衰柳自无聊,更管得、离人肠断。 
诗书事业,青毡犹在,头上貂蝉会见。莫贪风月卧江湖,道日近、长安路远。 
【注】范先之,作者门人。祐之,作者族弟。更管:哪管。青毡:指家传旧物,典出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。貂蝉:即貂蝉冠,指高官。 
14.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,不恰当的两项是 
A.“啼鸦衰柳”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,为下面写“离人肠断”作了铺垫。 
B.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,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 
C.“头上貂蝉会见”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,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。 
D.“莫贪”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,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。 
E.下阕借典故表达劝勉之意,扭转了上阕的消沉忧伤,使全词呈现慷慨高昂的情调。 
15.这首词上阕“小窗风雨,从今便忆,中夜笑谈清软”与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(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)都写到了什么场景?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?请简要分析。 
【答案】14.C E 
15.(第一问)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。 
(第二问)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,由实入虚。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,虚中有实。 |   |   
 
   
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标题: | 
          诗歌手法及练习题(1-4)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文件大小: | 
          51K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文件格式: | 
          zip | 
         
 
          | 作者: | 
          zhangchi66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下载地址: | 
           点击本地免费下载
  下载说明 阅读说明
 下载工具 | 
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| 下载说明: | 
           
*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
*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。
  
 |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| 
    暂无图片  | 
   
  
 
 
 
 
 | 
 
 
*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。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 *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,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,下载不成功时,请一直重试下载,如果一直不成功,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,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,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!
 | 
 
| 
 |  
 
 |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