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花径,芳香四溢,一路走来,有耕耘,有思考,有迷茫,有喜悦……经历了逝去一年的熟悉与磨合,新的一学年,期待着引领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享受语文的辽阔与美好。让我们回归最本真最快乐的语文课堂。
一、基本情况分析 二班共有49人,学生思维活跃,爱玩、爱闹,喜欢阅读,喜欢涂鸦。
二、教材分析: 本册教材仍按照“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,突出教学的人文性、多样性、探究性、开放性,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,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、创造精神、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。共分为六个单元,每个单元一个主题。
三、教学目标 1.思想品德目标:在语文教学过程中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,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,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,逐步形成健全人格。 2.知识目标: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,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,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。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,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。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,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,读文言文课文,了解内容,背诵一些基本篇目,熟练使用常用字词,强化对文言诗词的积累,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。
四、措施与方法: 1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,,转变教学观念。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往教学变化较大,进一步强调了语文课堂的时效性。做到提前预习,课堂展示,限时训练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,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。 2、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,实施集体备课,集思广益,总揽全局,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,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,面向全体,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,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,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,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。认真做好试卷分析,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,注重补差补缺,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。 3、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,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,进行口语交际训练,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,诵读欣赏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,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。根据中考新题型,设计相关练习,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。 4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,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,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,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,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。增强学习的后劲,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。 5、重视阅读教学,扩大阅读视野。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,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。因此,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,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,除此之外,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,以拓宽学生视野,增加学生积累,提高阅读能力。 6、加强作文指导,提高作文能力。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,让学生有话说、想说话,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,创作激情作文;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;大力提倡周记、随笔、日记等作文形式。 7、精选训练材料,明确训练目的。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,认真训练、及时批改、仔细分析、讲评落实。
【教学进度表】
|
周次 |
日期 |
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|
|
1 |
9.1~9.2 |
教学常规教育 |
|
2 |
9.6~9.11 |
《七律·长征》《长征组歌》两首《老山界》 |
|
3 |
9.14~9.18 |
《草》《<</SPAN>长征>节选》写作《诗人 领袖》 |
|
4 |
9.21~9.25 |
《枣核》《最后一课》《始终眷恋着祖国》 |
|
5 |
9.28~10.2 |
《古诗四首》月考复习 |
|
6 |
10.5~10.9 |
《晏子使楚》《革命烈士诗二首》 写作专题:长城 |
|
7 |
10.12~10.16 |
《背影》《甜甜的泥土》《人琴俱亡》 |
|
8 |
10.19~10.23 |
《我的母亲》《父母的心》 |
|
9 |
10.26~10.30 |
《古诗二首》写作、口语交际 |
|
10 |
11.2~11.6 |
期中复习 |
|
11 |
11.9~11.13 |
期中复习 |
|
12 |
11.16~11.20 |
《小石潭记》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
|
13 |
11.23~11.27 |
《阿里山纪行》《美丽的西双版纳》 |
|
14 |
11.30~12.4 |
《蓝蓝的威尼斯》《古诗三首》口语交际 |
|
15 |
12.7~11.11 |
写作、名著推荐与阅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《苏州园林》 |
|
16 |
12.14~12.18 |
《都市精灵》《幽径悲剧》 |
|
17 |
12.21~12.25 |
《明天不封阳台》《治水必躬亲》写作 |
|
18 |
12.28~1.1 |
《从小就要爱科学》《在太空中理家》《奇妙的克隆》 |
|
19 |
1.4~1.8 |
《送你一束转基因花》《古诗二首》 |
|
20 |
1.11~1.15 |
诵读欣赏、写作 |
|
21 |
1.18~1.22 |
期末复习 |
|
22 |
1.25~1~29 |
期末考试 |
|